7月3日是 #陳文成 博士逝世的紀念日,命案發生距今已37年,但我們對真相仍舊一無所知:和其他白色恐怖受難者一樣,這是一個只有受害人而沒有加害人的悲劇。
1981年5月19日旅美數學博士陳文成帶著妻子回台訪親,因為在海外關注台灣民主和人權發展,以及曾捐款給《美麗島雜誌》的經歷,讓陳文成在6月30日遭到警備總部約談關切。到了7月2日早上,陳文成被警總帶走一去不回,再一次看到陳文成時已經是7月3日倒在台大研究生圖書館外草坪上的冰冷屍體,得年31歲。官方的說法一路從「車禍」、「畏罪自殺」到「意外身亡」,死亡證明上寫的是「高處墜落,出血過多休克致死」,即便從遺體中可以看到兩隻手腕有被綑綁的痕跡,雙手和頸部滿是刺洞,皮帶綁在胸前,恥骨斷裂長達3公分,在鞋底發現有俗稱腳尾錢的一百元鈔票。
陳文成事件引起美國高度關注,除了因為他有美國永久居留權的身份之外,當時美國媒體早就針對國民黨派職業學生監視海外台灣學生的問題多次報導,陳文成事件讓美國人開始擔憂國民黨特勤系統已經對美國社會以及其公民造成極大的威脅。事件發生後,美國各大報大幅報導陳文成事件,8月10日的時代雜誌(Time)以「Spies among us」為題的專文報導了陳文成的離奇死亡。
🔗 楊光舜,《教室裡的間諜》— 美國媒體對國民黨職業學生的報導:http://bit.ly/2KNLLui
事發之後,陳文成任教的卡內基美隆大學(Carnegie-Mellon)校長塞爾特(Richard Cyert),透過校方發表聲明表示陳文成是死於政治因素,聲明中要求國民黨要如實公布約談陳文成的經過,並要求美國政府要採取適當的行動。塞爾特說:「一個人是不會在剛簽了三年教職聘約,接著帶妻子與剛滿一歲的兒子回去拜訪父母兄弟之後,突然自殺的。」
陳文成事件在美國除了得到大量媒體報導,同一時間全美的台灣同鄉會也在各地舉行哀悼會和示威。其中,休士頓台灣同鄉會首先發難,在休士頓大學內的國民黨聯歡場合抬棺抗議國民黨的白色恐怖統治。
當年並列台灣事務「#四人幫」(gang of four)之一的紐約州眾議員 #索拉茲(Stephen Solarz),在7月30日,於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召開聽證會 —「台灣在美國的特務以及陳文成教授之死」(Taiwan Agents in America and the Death of Prof. Wen-Chen Chen),出席的證人包括世台會會長陳唐山、塞爾特校長、陳文成博士友人蔡正隆博士和美國眾議員 #李奇(Jim Leach,同為四人幫之一)。
索拉茲認為法醫解剖結果與台灣政府當局所說的自殺或是意外相去甚遠,所以在更有說服力的分析資料出現之前,陳文成的死應該判定為謀殺。蔡正隆博士也在聽證會中指出台灣官方說詞的疑點,並指責國民黨在美國各大學的密報活動,威脅台灣留學生的自由。索拉茲表示,若後續的調查結果顯示台灣特務已經在美國對台美人造成自由以及政治氛圍上的迫害,那麼亞太小組接著將會著手提出相關的立法:「我們不能也不會容忍任何對居住在我國的台灣人或其他的人恐嚇或騷擾行為」。
🔗 聽證會完整國會紀錄:http://bit.ly/2lW1Umx
而事實上,後來索拉茲真的在同年的12月9日提出對《1981年國際安全暨發展合作法》(International Security and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Act of 1981)的修正案(H.Amdt.434 - 97th Congress),規定美國應「禁止對在美國之個人採取恐嚇或騷擾形式(之行為)之國家之軍事援助或購案」,讓美國開始重視外國政府在美國校園安插職業學生監視或騷擾其國民的問題。
🔗 修正案美國國會官網連結:http://bit.ly/2lQmWTA
陳文成事件造成國際對於台灣民主化的壓力與關注,之後發生的江南案以及李亞頻案,更是讓美國國會多次譴責國民黨政府。李亞頻事件發生後,索拉茲發表聲明認為此事「極為不尊重美國人民及法律之行為」,「令人質疑台灣未來是否有從我國取得軍售的資格」。最後國民黨為了不讓李亞頻事件再像陳文成事件和江南案那樣,加深其政權在美國社會的獨裁反民主形象,而釋放了李亞頻。
台灣的民主化得來不易,除了島內風起雲湧的社會運動做領航的動力外,海外台灣人努力不懈地奔走以及美國國會也扮演重要角色。美國國會在八九零年代有非常多關注台灣民主、人權和多黨政治發展的相關法案,再加上有像索拉茲議員這樣把軍售和民主人權發展綁在一起的提案,其實都為台灣的民主化進程推了一把。
➡️ 複習觀測站文章 — 美麗島事件,美國國會聽證會報告:http://bit.ly/2zbXnGk